本宗〔著施姓考〕之探討

考之始
  每每參加各地友會的會員大會,都會拜領一本大會手冊,而關於[本宗著姓考]一文,皆源由於這本民國五十七年出版的[臨濮施氏族譜],書中對於[著姓]部份,我與本宗學鈞、能林諸宗長經長期研究、考證及討論,發現有許多疑點與荒誕之處?
  對於先賢我們不敢置喙或有不敬之意,本文僅以事實作為基礎而予以討論、研究。何況當時社會資訊簡陋,加上鐵幕險阻重重,我們的歷史文獻大部份資料都散落在海的那一端,想取得隻鱗片爪的資料,加以考證其所耗費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絕非今日所能媲擬,先賢們竟能有如此一本精湛的著作。放諸於今日,本宗人才濟濟,財力好過當年不啻千百倍。社會資訊的傳遞、兩岸資料的交流與搜尋,更不可同日而語。集如此豐沛的資源、條件尚不能延續研究出版,是以故,愈發對先賢的尊崇。
   這篇[著姓考]是先賢施仲連著作,全文凡九百四十六字,文中引證:梁大同初,施智果及唐溫彥博施敬本等所序源流譜。其次由魯惠公敘訴至受姓,再次則記敘伯公後家姓之發展延襲及先賢簪纓錄等。最後由施學習先賢補記載屬於錢江一脈:由晉元帝元年,永公渡江,至典公中間計五七七年,譜系未全。
  這篇文章題名為[著姓考],內容其實已包括了宗族的繁衍和發展。現在我們僅就[著姓](受姓)部份研究、討論。因為整篇文章最重要的精華就是這部份,且這部份經我與學鈞、能林諸宗長研究後,發現甚多疑問、荒謬之處,身為[施]姓子弟而不知[施]姓的由來,實在是一件遺憾;而所[知道的]卻是錯誤的記載則是悲哀。於是我們認真探討[受姓]史,至於其他的記載,容往後再研究。

考之起
  在探討之前,我們先節錄仲連宗親所記載這一部份的全文:[......,皆言施氏之先出自周姬姓。 至魯惠公生三子,曰隱公,曰威公,曰恆公。
  恆為門下丁公府椽,流譽他方,四國歸仁,遂以二字合一為一文,為施姓,食采於鮑,封為施父,即左氏所謂施父者也......]。全文僅這一段記述[姓]之由來,這一段雖僅僅八十七字,而影響現在各宗親會所編的大會手冊,也誤導[施]姓源由的認知,影響之?可謂大矣。我們(包括學鈞、能林宗長)謹就這一段詳加討論。

考之證
   皆言施氏之先出自周姬姓
   本句無疑議,蓋周公旦受封於魯,史記證之鑿鑿,不容置疑,周公旦為周文王之子,周武王之弟,且輔周成王攝政,故周公旦當然為姬姓。
至魯惠公生三子,曰隱公,曰威公,曰恆公。
   證明一:據史記記載,魯惠公生三子,曰隱公(名息姑,惠公元妃孟子,無子而死,繼室聲子生息姑,是為庶長子),曰桓公(名軌,或稱允或稱公子允,受封魯夫人宋女仲子所生封為太子),三子名尾,或尾生,字施父(仲子所生)
   證明二:據左氏春秋記載,魯惠公薨由隱公攝政(因隱公為庶子,而嫡太子桓公年幼,故稱攝政而不言即位),隱公十一年十一月壬辰日公子翬(羽父)弒隱於寪氏家,立軌為魯氏,是為桓公。桓公十八年薨於齊,莊公立(左氏春秋記載:莊公,桓公夫人文姜所生,桓公薨於齊,夫人文姜未回國奔喪,有弒夫之嫌,故莊公不稱即位)由這二證足可說魯史上沒有威公、恆公。
  恆為門下丁公府椽  本句我們認為純屬虛構之詞,其目的僅闡述恆(據文意為惠公第三子即公子尾)的任仕及政績。
  我們認定的理由如下:理由一:門下丁公府椽,翻閱史書各朝吏制及繼承法則,所謂開府制度始於秦、漢朝,而周朝只有封國(大宗),采邑制度(小宗),其中有極嚴苛的規定,就大宗而言:周天子稱王,其餘稱封國,其爵位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。周王擁六軍,戰車十二乘;大國擁三軍,戰車三乘;中國二軍,戰車二乘;小國擁一軍,戰車一乘。而小宗的食邑只有招佃權,收取農租而沒有政治、軍事的權利。由此可證所謂的門下丁公府係為創作之詞,虛構人物,而府椽中的[椽]字,是官位,相當於現在的中等秘書的職位。(高級的秘書稱為相國、大夫。)而本文所述的職位可能是一個大家族的家臣,並不是政府正式編制內的官職。
  理由二:由上文證實文中所謂的[恆],也就是施父公,是恒公同母同父的弟弟,按照[小宗]的規定,應授以大夫以上之職務,只不過該職務是否具有實權的差別,所以我們可以判斷施父不可能投靠本國內任何大家族當家臣。
   理由三:據左氏春秋記載桓公九年冬,曹太子來朝,賓之以上卿,禮也。享曹太子,初獻,樂奏而嘆。施父曰:[曹太子其有憂乎!非歎所也。]周禮兩國交往跟現在一樣,什麼身分來訪,本國也派相同身分的官員接待。由這一記述我們知道當時施父,也是官列上卿,且曹亦為姬姓,公族中由施父公接待是禮所當然。
  由以上三項證明可知,當時施父在桓公朝任管理貴族事務的公族大夫,是合情合理的推論。絕不是所謂[門下丁公府椽]。 流譽他方,四國歸仁,遂以二字合成一文,為施姓。
  這一段是本文最荒謬之敘述,完全杜撰之詞。究其原因,是以[施]字的拆字法,很勉強的分為[方]、[他],然後再以極不科學的手法來作文字遊戲。我們何以如此說呢?因為這一段實在找不到史書證明,但我們可以用當時的環境,社會的禮教觀念、歷史背景、歷史實例,以及封建制度下的政治官場生態,來加以證明其荒謬之處。茲舉說明如下:說明一:由以上幾段證明施父在桓公朝為不管政務的公族大夫,雖地位崇高(上卿銜),但仍屬於閒職,我們知道桓公之所以得位,是派人弒隱公而得,他也深怕弟弟如法炮製,為了鞏固他的政權,我們相信不會授予施父公有太大的實權。(他作夢也想不到會死在老婆文姜手裡。)
  說明二:既然不負政務,就無政績可言,故也不會流譽他方,甚至還四國歸仁,(幾十年後的孔夫子都無法流譽他方,四國歸仁。)
  說明三:我們假設施父公當時真是[流譽他方,四國歸仁],那麼他已犯了官場之大忌,所謂[功高震主]對於他哥哥桓公的政權會產生動搖效應,試想桓公在沒有執政時尚能弒隱公而取得政權,那裡能容忍弟弟的[四國歸仁],豈不早就滿門抄斬,事實上施父公活得好好的,他的兒子施伯公也在莊公朝為大夫,且是可以參議政事的職務,(史記載魯莊公九年,魯人施伯勸殺管仲,其中的註正義寫著:施伯,魯惠公孫)
  由以上三項說明,可以說明作者犯了[為賦新詞強說愁]的毛病。食采於鮑,封為施國,號曰施父,即左氏所謂施父者也。
  施父是桓公的同母弟弟,依[小宗]制度一定有其封邑,但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其采邑之處,而對於[鮑]與施家的關係僅有一段記述,左傳記載,成公十七年:[初,鮑國去鮑氏而來,為施孝叔臣,施氏卜宰,匡句須吉。施氏之宰,有百室之邑,使為宰。以讓鮑國,而致邑焉。......鮑國相施氏忠,故齊人取以為鮑氏後。......]
  很遺憾這段無法證明施父食采於鮑,相反的證明瞭施父公的采邑絕對不是鮑,因為鮑屬於齊國。鮑國者人名也。(齊鮑叔牙後裔) 至於以下封為施國,即左氏所謂施父者也為加強語氣,其事實我們已闡述過了,不再贅言。

考之結
  由於上述引證,證明這篇文章是不可靠,然而這篇文章最早源出於福建建陽宗譜,仲連宗親為建陽第十二世孫,建陽宗譜亦為其所撰寫。
  這篇[著姓考]既然不對,那麼正確的如何呢?我們查閱了許多譜牒,得到了不少記載資料以及前朝譜牒,其中除了建陽宗譜外,(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沿用的這篇文章),幾乎皆與安徽省宿松縣施氏宗譜所載相同的說法(如附件),所以本宗的著姓考應該修改,以正視聽。